转变——追随儿童脚步,走进童心世界

发布时间:2016-09-26 09:29    阅读量:137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 提出四个关注:即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新观念引领下,我们剖析现状,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尝试 变“研究怎样教”为“研究怎样学”;变“注重指导”为“注重观察”;变追求“新、奇、特”的教学内容为“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变“教师单打独斗”为“社 会资源整合”,以培养完整儿童。工作中我们实现了以下改变。

  转变儿童观为追随支持

  《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鉴于此,我们改变以往片面追求某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目标,转变为: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多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做了如下尝试。

  1善用儿童视角,倾听儿童内心

  与儿童平视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倾听孩子的想法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在《指南》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深入挖掘尊重的内涵:从蹲下来、走过去的外显行为,延展为仔细听、放开手、伸出手、拍拍手的内涵教育。

  以前看到脸上有阴影的肖像画,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女孩儿脸上的棕色很奇怪,影响作品的美感。老师也许会说“不错”,然后把作品小心收藏。现在老师做的是,第一时间倾听作品背后的故事,并及时鼓励。小作者说:“今天天气真好,太阳的影子都照在我的脸上了!”孩子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及独到的视角让我们感叹,倾听帮助我们走近孩子的内心。

  2活用教育方式,追随儿童兴趣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内在动力,也是激发幼儿探索的基础。教师从注重引导兴趣生成活动,转变为留心观察、适宜分析、换位思考、适时回应,培养幼儿真正成为自我学习的小主人。

   在一个大雪的早晨,漫天的雪花把孩子们的心带到了户外。老师看到孩子们高涨的情绪,及时调整了计划,和他们一起在雪中游戏,一起观察雪花飘落的样子,发 现雪花落在衣服上、头发上、手心里的变化。有趣的冰雪游戏,萌发了孩子们表现的愿望,他们拿起剪刀,表达心声。源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使每个孩子创作的作品 都各不相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当教师追随孩子兴趣时,孩子的创意是无限的。

  3适用欣赏眼光,发现儿童力量

  儿童的“内 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激发、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使其自然、自由地发展。在 学习《指南》中,我们将面向大众的做法,转变为关注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去欣赏孩子的独特性,使儿童成为推动教学进展的强大动力。

  孩子特别喜欢小树枝、小石子,常常会把这些“宝 贝”藏在自己兜里。以往教师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阻止孩子的行为,在《指南》精神引领下,现在教师会和孩子一起发现树枝和石子的色彩、形状、造型,共同收 集、一起探索,使它们变成了建筑区的小树、美工区的展示架,小小的树枝、石子成为自然教育引领的主线。儿童力量使游戏区域变得丰富、多样、有趣,孩子们在 探索中更加自信地成长。

  转变教育观为尊重认同

  以前教师认为给予就是最好,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成人画什么就有什么,《指南》让我们认识到,孩子自主建构学习才能真正发展。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其创造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愉快成长。

  1尊重自主游戏,创设适宜环境

  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从五方面入手,尊重儿童的自主游戏:提供生活化的情景;针对活动建构充足的前期经验;给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帮助幼儿梳理方法;请幼儿自主验证方法的适宜性。

  环境是不说话的老师,不断地发挥着潜在又特殊的教育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打造“寓美于境、寓教于乐”的互动环境的研究。我们将环境给幼儿的自主展示空间少、互动内容趣味欠缺、材料单一等问题逐一解决。探索出三变创设思路,即变教师创设为孩子提出设想;变教师提供材料为共同收集材料;变单纯欣赏为趣味互动。

  爬虫、落叶、小石子,在孩子的眼中都有独特的美。我们追随儿童视角,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直接接触中获得多元的经验。例如,在“粉红小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千奇百怪的问题:“小猪的朋友藏在哪儿了?”“小猪和小伙伴还会去哪儿探险?”“小猪会和虫子做朋友吗?”根据孩子的问题,我们共同创设了布艺墙,将问题和解决办法直观呈现出来。孩子们用墙上的动物形象编排新的故事情节,又在摸摸、拆拆、挂挂中感知不同材质,比较出不同物体的位置与变化,创造出不同的姿态和动作,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孩子们建构着自己的经验。

  2尊重发展需要,创造探索空间

  儿童是在实践体验和探索中去感知、增长经验、获得发展的,为此我们做了如下转变:变在教材中预设主题为在生活中开展项目主题、变教师预设情景为体现发展过程的轨迹环境、变教师牵引为儿童主动发现、变材料丰富为材料多元。

   在赏秋活动中,孩子对葫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开展项目主题。孩子们共同分配小组,有收集小组、动画故事小组、创作小组,每个小组 之间分享自己的发现、创作,最后,孩子们自我总结:葫芦就像我们一样,一个葫芦一个人,一串葫芦一家人,我们要做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始于兴趣,源于需要的 活动促进儿童在探究中成长。

  3尊重个性特点,激发自信体验

  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认知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都不同,教师应给孩子充分的时间、适合的机会、适宜的评价成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老师们都知道在美术评价环节,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个性作品,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如何让每个孩子都通过这一环节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呢?

  通过研究,我们从幼儿自评中找到了方法。改变过去一个标准面对孩子的做法,用不同的评价点引导孩子自我解决问题。孩子们拿着作品自豪地说:“我用了好多颜色,五颜六色的。”“我剪的小狼在晚上抬着头叫妈妈呢!”“我的作品里有盛开的花、绿绿的草、蓝天白云,这就是北京蓝。”根据孩子们的自评,教师设计了4个评价点:色彩美、构图好、故事妙、内容多。儿童在一一对应中找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张扬了个性。

  转变资源观为融通共赢

  《指南》中提出,要整合资源借力推动儿童成长。我们重新审视三园址周边资源优势,将幼儿教育成长课堂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幼儿园小场地渗入社会大资源,举社会之力推动儿童健康成长。

  1引入身边资源,开辟成长课堂

  区域资源

  我园试行的是“一 长两校”管理模式,即一个法人管理两所完全独立的幼儿园:新中街幼儿园和东棉花幼儿园。新幼地处使馆区,周边有工美附中、西中街小学等特色学校;棉幼地处 南锣文化区,名人故居等特色文化资源丰厚。我们打开园门办教育,让周边特色资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例如,中小学教师、学生走进幼儿园开展艺术融合教育, 与孩子们共同游戏,提高了幼儿游戏的艺术性和内涵;使馆的大使走进幼儿园带来家乡文化的宣传,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多元文化;南锣民间艺人走进幼儿园和孩子 们一起玩老北京民间游戏,丰富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

  家长资源

  “父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一特殊教育资源,开展实时互动的家园共育活动。以往家长更多的是旁观者和被动的参与 者,现在我们通过带领家长学习《指南》,转变家长观念;通过开展家长志愿者、全职妈妈教育日、国际家庭日等活动,让家长成为伙伴式的教育者。

  我园有来自l6个 国家的小朋友,这是我们极宝贵的教育资源。这些外籍家长定期入园进行本国文化的宣传,介绍风土人情,带领孩子们学说语言、玩本土游戏、制作手工艺品等,这 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内涵。在“万圣节庆典系列活动一一趣味南瓜灯”中,老师和家长共同策划,挖掘其中的教育点,产 生了多种多样的南瓜游戏:挖瓜籽比赛、做瓜子贴画、南瓜美食创意等等,孩子们玩儿得不亦乐乎。“和警察爸爸玩交通安全游戏”“和大厨爸爸一起做西式自助” “牙科爸爸讲保护牙齿常识”“跟全运会妈妈体验击剑运动”“听教育家爷爷讲安全故事”等活动中,家长的参与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了学习内容, 促进了家园间的有效互动。

  2挖掘社会资源,促进实践体验

  本着教育就在身边的大教育观,我们提倡让孩子的学习融入生活,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贴近儿童生活的时事教育

  让孩子了解身边大事,从小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的大爱情怀。我们结合伦敦奥运开展健康主题活动中,百名儿童将奥运精神和“我健康我快乐”的心声以百米画卷的形式送往奥组委,并到英国大使馆亲手接受了奥组委主席的回函。孩子们感受到最大的荣誉和自信,并筑牢健康和坚持运动的信念。申冬奥主题活动中,6名奥运冠军走进幼儿园与孩子们亲密接触,玩蹦床、举重、做体操……在丰富有趣的互动游戏中,一起为北京申冬奥加油,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拓宽儿童视野的国际交流

   我们提出开门办教育的思想,让孩子从小放眼世界。幼儿园与美、加、日、韩、丹麦、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互访交流。孩子们自主创作的无稿剪纸作品受到 丹麦女王和白俄罗斯总统的称赞,并受到彭妈妈的接见;新西兰教育家丽萨博士将孩子拍摄创意动漫的过程在国家网站上宣传交流……丰富的活动充实了我们的生态艺术课程、戏剧课程、国际教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

  追随儿童脚步,走进童心世界,做适合儿童的真教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指南》引领我们不断深化儿童的教育研究,成为新理念的践行者,让学习变得更有趣,让玩变得更有意义。

摘自:《学前教育》2016.07-08

编辑:cicy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