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中思维方式的变革 ——王小英

发布时间:2016-12-01 12:07    阅读量:1379

一、思维与思维方式

1.什么是思维?

由于不同学科以思维的不同因素、方面、属性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关于“思维”的定义。 

从逻辑学角度讲,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一个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进而把握事物本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而哲学是从认识论角度,即从人类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研究思维的。 因此,从哲学角度讲,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是宇宙给予人最深厚的天赋。人类能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摆脱动物世界,并成为地球的主宰,靠的不是肢体的力量,而是大脑神奇的思维功能 。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也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2. 思维的功能

人的思维将会引导人的一生。通过思考,人们将选择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一切活动方式,并决定了某事件的发展趋势。

土耕法——水耕法 ——无土栽培

画画:在纸上画、沙画、在玻璃上描画玻璃前面的静物(俄罗斯幼儿园)

李四光——地质学+力学——地质力学(活跃边缘)

 一分钟改变不了人生,但是一分钟可以改变想法,想法改变,人生就会逐渐改变!

思路→出路→人生!

 3.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观念。观念—国民素质的核心。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标志。 观念的现代化即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文化心理方面的现代化。 【解思忠:《观念枷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费尔巴哈)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经常阅读方法论方面(如哲学、逻辑学)的书籍就会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4.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区别

(1)整体性与个体性

中国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西方(北美和西欧)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个体思维为特征。

《周易》以代表大地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二卦置于其后,以天地为准则,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

以中医为例,《黄帝内经》不但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还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整体,把人的身体结构看做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

与中国重视整体性相比,西方则更强调个体化或个性化。 受基督教的宇宙观的影响,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  

(2)直觉经验性和逻辑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不重实证,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如:中国菜谱,往往有料酒“少许”之类的词)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大自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只是一个感性的现象世界,不可分析,只可感觉。

如春秋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属于典型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的例子。

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的成分,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理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概括而言,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中国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中国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变、求异、重竞争。

中国人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西方人更倾向于绝对独立思考。

二、    复杂性与非线性

复杂性和非线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进化中的显著特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牛顿以来一直统治着科学的线性的(精确性与严格性)、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描述、说明宇宙、生命的过程。

强调非线性耦合作用、内随机性的“复杂性科学”,提供了研究思考问题的更好的可能方式。 【非线性耦合作用—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每一个复杂系统都是一个由许多平行发生作用的“作用者”组成的网络 。 如一个教学系统,组成它的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作用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作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变动的,不可能恒定;教学过程也就不可能简单重复,而是处于不断展开、不断变化之中。

复杂的适应性系统总是会有很多的动态共生“小生境”。 如教学系统,师—生,生—生,师—师等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既独立又依赖的互动、共生的关系。

复杂性提示我们永远不要使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事物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面性,考虑到特殊性、时间、地点,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总体。

以复杂性的探究方式来重新思考教育,就需要:教育的整体性思维和关注教育事件。

1. 教育的整体性思维

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与教育过程的整体性

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人的培养不能简单等同于各“育”之和。在教育实践中应该从整体的人出发对各育进行整合。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亦是如此)

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家庭、学校(幼儿园)、社会等各种因素既作为相对独立的影响源,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纳入到教育过程) 。

2. 关注教育事件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未必能够概括、解释得了现象,特别是随机事件。 教育事件是教育过程中的偶然、个案、情境,它不可预测,得不到规律的支持

教育事件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复杂性”,是教育实践经常面对并要不断寻求解释、说明的教育问题。 对教育事件的忽视,会使“个性教育”“因材施教”成为空谈。 (文雪、扈中平:“复杂视域里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013、11)

以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教育效果的呈现是错综复杂

三、    两极与中介

“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的传统两极矛盾观,一直被视为神圣的定论。 人们往往绝对地认为,事物无非就是对立的两极,于是,也习惯于在两个极端中做出选择。 人们现在惊奇地发现,两极矛盾观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辩证法的“中介”观,正是对其缺陷的弥补。【聂礅著:《两极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青蛙(两栖动物)(科学活动的记录表—是与否两极判断,忽略了不确定或兼具的可能性)

黑——?——白 黑——灰——白 疾病——?——健康

疾病—亚健康(第三状态)—健康 

 黄金中庸

大笑和苦笑都不是人生的真谛,微笑才是。

要化解问题,而不是彻底解决或放弃问题。要善于找到调和点。 如张嵩,工作与恋爱发生矛盾。如果只是顾着与男朋友靠拢——去吉林市,那么,就意味着工作难找。而如果为了工作——南下或远走高飞,就意味着关系结束。而她本人终于想出了一个调和的办法——在距离吉林市近一些的长春市找工作。

从两极到中介的转换,已被视为“现代哲学的革命”。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应当突破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逐渐学会以中介的逻辑和思维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正确地识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疆界并非牢不可破,我们应该用融合、转化的观点来看待二者的关系。 非此即彼、非教即学、非师即生的僵化观应该被亦此亦彼、亦教亦学、亦师亦生的辩证观所取代。

当然,作为教者(教师)的学和作为学者(学生)的教与作为教者(教师)的教和作为学者(学生)的学是不对等、不同质的,前两者具有偶发性、零碎性与潜在性等特征,而后两者则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显性等特征 。

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单向地牵动学生,而是师生携手共同寻求真理。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双赢的,教与学互补与融合,教师与学生彼此成就与成全。

四、道与技

【王前著:《“道”与“技”之间—中国背景的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

n     招收新教师最看重什么?

       技能技巧还是文化素养(根深才能叶茂果硕)

n     教研活动注重分析什么?

       教学技艺还是教育理念(价值引导与价值反思)

“道”的技术哲学意蕴有三层含义: 从本体论层面看,“道”是“技”的理想境界;从认识论层面看,由“技”至“道”的发展要靠直观体悟;从方法论层面看,“道”对“技”的引导体现为一系列具有辨证思维特征的准则。(王前著:《“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

“道”是最高层次的实践智慧,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体悟”。 用心体悟的对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各种各样的“象”,这是对各种事物的整体性把握,既包括可直接感知的具体的“象”,如天象、气象、景象、脉象等,也包括十分抽象的“象” ,如意象、卦象、道象等。

n     学术训练

1.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界定问题)。

2.学理意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话语——你所说的内容要用几个概念来讨论,并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论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所构成的体系)

3.方法意识(法无定法,道有常道)

四、    传统与现代

许多人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往往是“新好旧差”,常常把洗澡水与婴儿一起泼掉(教育改革只有零售,没有批发—杜威)。 我国传统文化尽管有一些糟粕,但也有一些精华。例如,我国古代技术发明的大量涌现,与优良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在知识体系上是相互贯通的,在文化教育上注意培养“通才”,很多学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医学、算术、工程等多个领域。技术发明本质上是“悟道”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活动。

第二,我国传统文化注重知行合一,强调不断提高对事物深入体验的能力。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有很丰富的方法论资源。如: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允执厥中(不偏不倚,中正之道)、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等。

我国古代技术发明的文化特色在于能够“制器尚象”。 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急功近利,出现了 “制器”不“尚象”,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传统文化于现代技术发展毫无价值,学习这方面知识只是附庸风雅而已 。

又如,在教育领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原创性教育思想生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王凌皓等:“先秦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春秋(前770-前476)末期,孔子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首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教育命题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和最有价值的命之一。这一命题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突破,成为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孔子从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入手,找到了平民可以接受教育和应该接受教育的切入点,实开教育理论之先河。其后的中国教育理论的研究,比如古人关于人的遗传素质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皆受该命题的启发。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孔子强调“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仅指出了学习或教育的目的:以德治国,贤人为政;提出了为官的标准:不断学习,游刃有余;而且还阐发了“学”与“仕”的关系,成为科举制的直接思想源泉。

《终身教育导论》的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认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终身教育思想,表达了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是世界教育史上公认的关于启发教学最早的论述,(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早近百年)。 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论述引发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时机等的思考。

n     新 ≠ 好,旧 ≠ 差

n     我们不能只用望远镜看世界,我们还要用放大镜看自己,将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